中国文化中的男女人道

中国文化中的男女人道

信守不渝散文2025-05-07 08:14:12
在以往,“男女那事儿”是不可公开讨论的议题,传统士大夫认为,有伤社会风化。现在时代进步了,国人不再回避。《时尚健康》2008第5期有一个专题叫“万人坦言我们为什么做爱”,策划得非常成功,一份万人网络调
在以往,“男女那事儿”是不可公开讨论的议题,传统士大夫认为,有伤社会风化。现在时代进步了,国人不再回避。

《时尚健康》2008第5期有一个专题叫“万人坦言我们为什么做爱”,策划得非常成功,一份万人网络调查表中,答案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啼笑皆非。一石激起千重浪,办公室的几位帅哥靓女也不甘寂寞,对此七嘴八舌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对白。
A女说:“我们为了爱而做”。看得出她非常理性。
Z君说:“我们为了做而爱”。此君快人快语,是个豪放的人。
C女说:“不做哪来的爱?”
巾帼不让须眉!21世纪的女性,终于承认她们需要性了。
G君更是语出惊人:“我们为了做而做!”
G君的话虽然生猛,但亦实在。其实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股原始的冲动,很多时候,还没等你想清楚为什么,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在这点上,人和动物没有区别,此事无关爱情,无关风月。
为什么我们总是经不住美丽胴体的诱惑?或许这完全是荷尔蒙的错。干柴相遇烈火,注定要焚身,我们在熊熊燃烧中,完成必经的成人之礼。我被她(他)深深吸引,我们急需释放,我们分享彼此神秘的身体,这是多么美丽的事情。然而我们的第一次竟是那么狼狈,在惊慌失措中败下阵来!然后是再度冲锋。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身在茫茫红尘中,哪能不食人间烟火?古之好字,女子也,一男一女成其好事。试问世间哪有不馋腥的猫?我想“柳下惠坐怀不乱”,纯属好事的古人杜撰,或者那个人生理上本有问题,为了掩饰恐慌,给自己脸上贴金。
到底我们为什么做爱?本让人费解。在平淡琐碎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做,一直在爱。
而先贤们又是怎样看待男女人道的?
《易经》对两性之间的诠释
《易经》为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内容涵盖渗透多个学科领域,包罗万象。对男女生活也作了探讨:“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天地交合,化成万物。男女交合,生育万物。有学者考证,易经阴阳爻符号“——”和“--”就是起源于男女生殖器。“——”阳爻象征男根,男生殖器;“——”阴爻象征女阴,女生殖器。这在古代文献典籍及“生殖图腾崇拜”文物中能找到依据。直到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还保留某些奇异习俗。“男子三更竹竿起,女子半夜莲花开”,造物真是神奇。《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此造化之源,万物之根本也。”
《易》中的咸卦,更是对男女交合作了细致描述。咸从卦形看,上卦艮为山为少男;下卦兑为泽为少女。山的雄浑,水的秀媚。山是阳刚的,泽是阴柔的,刚柔相感,山水交融,是男女间亲热的情景。这种相感止于悦”,就是说以两情相悦,快乐为适度。“泽山咸:“亨利贞,取女吉”。根据经的解释,咸的意思是“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交,成就云雨之欢。“取女吉”,取,娶也;吉,美事也。是指男人要有担当,做了就要负责任,即谈婚论嫁成其美事,谁说中国社会是男权“大男子主义”?
从卦的爻象看,初六:咸其拇。拇,拇指。也就是手的感觉;六二:咸其腓,“腓者,腿也。大腿感应而动;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就不用多说了;九四: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大概是亲热中的试探、相拥,到开始接受等阶段;九五:咸其脢,无悔。脢,背也。接着就抚摩到后背,脊背感应而动,不后悔;上六:咸其辅颊舌。已彻底进入角色,应该就是说的是接吻,亲吻脸颊、唇、舌。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男下女上,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今兑柔在上,而艮刚在下,是与二气感应以相交。所以为咸亨,其义无非讲述女上男下的姿势,说明这种姿势有利男女双方精神愉悦和肉体快感的交流。咸就是感觉,亨即通。咸亨就是体验享受这美妙的感觉(快感)。
山水交融,力与美,刚与柔的结合,相濡以沫的人伦之乐是多么美妙的感觉!
古代文学中诗意的描述
中国是个充满诗意的国度,历代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男欢女爱真挚情感的美丽诗篇。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其中有不少篇目直接反映男女情爱及性爱的活动。《诗经.风》是最富有性爱情绪的一部文献。这些诗歌情感诚挚而热烈,笔调坦率而大胆,直接描写热恋中男女的心情及行为,反映出那个时代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
《诗经.郑风》中的“溱洧、野有蔓草、风雨”等多篇诗章,都以轻松而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男女间的这种自由交往。如《郑风.野有蔓草》中的一段:“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意思是:野外到处是青青的草,露珠挂在草上。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眉清目秀情谊深长。意外的相逢,满足了我的情怀。
《召南.野有死麋》中描写了青年男女在野外幽会的动画情景。“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此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活脱脱的感觉。
《邶风.静女》以男性口吻描写男女幽会期密约的等待以及相会后的快乐,“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楚辞
屈原《九歌》中也有不少笔墨是描写性爱活动,塑造了如“少司命、湘夫人、山鬼”等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用音乐般优美的语言展示她们的绰约风姿,同时也讴歌赞美她们的性爱活动。
如:《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风;灵恋蜷兮既留,澜昭昭兮未央……”。意为:她用兰草香汤沐浴,穿着华丽的衣服,她恋眷感情而留下来,光彩夺目。
《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驾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知……”。意为:她不声不响地来去,施云而播雨。她为别离而悲伤,又为有新的相好而快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