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枪

弹枪

黄金散文2025-10-12 17:45:08
今晚网上聊天,一网友发个QQ图片过来,显出来一看,是个美女拿把树丫枝做的弹枪对准我,旁边一行字:打你屁股。一看到这把木头弹弓,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弹回了快四十年的一九六八年夏天。那是在大鸣大放大字报时期,
今晚网上聊天,一网友发个QQ图片过来,显出来一看,是个美女拿把树丫枝做的弹枪对准我,旁边一行字:打你屁股。一看到这把木头弹弓,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弹回了快四十年的一九六八年夏天。
那是在大鸣大放大字报时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我们这些红卫兵之后的不久。具体时间是这年的五月至七月份,随后的时间更长。当时的红卫兵分二大派,一派叫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一派叫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由于二大派所捍卫的思想和主义不同,好象革命的阵营也就隔有距离,就有了隔膜,不在一条统一战线上。于是,这派骂那派是“保皇党”,那派指质这派不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不忠于毛主席,相互的攻击,相互的阶级斗争就出现了裂隙,于是从漫骂开始逐步升级为武斗。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三号(简称:五一三),武装斗争(简称;武斗)打燃火了。当时参加武斗并不知道这次战役有多“著名”,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次战役在全国都“非常著名”。宜宾市是现时的文化名城,当时的川南重镇,在这个城市的体育广场旁边的一栋名叫团结旅馆的大楼里,楼上全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在死守着自己的阵地,楼下是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在发起猛力的攻势,战斗异常的激烈,最后发展到用火攻,整栋大楼浓烟滚滚,叫喊声不断,那个疯狂叫人失去了理智!失去人性!战斗付伤的人抬出来,战斗牺牲的战友也抬出来!眼看就要攻破大楼战斗胜利了,忽然听到人们大叫大喊,从广场边的翠屏山上冲下了一大批头戴藤帽手拿钢钎的桥工队组织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赶来营救大楼里战友。攻克大楼的红卫兵们一下子溃不成军,各自拚命的逃跑,我也没命地朝着街对面的文化宫里逃去,翻过围墙回到了自己的阵营里。
从这次武斗开始,各派就有了自己的防线和根据地。第二天第三天,港战开始了,主要战场摆在如今的鲁家园。二派都上了房背,用砖瓦甩,用石头砸,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用非常粗的麻花钢钢条做成了一副副的弹弓,那个橡皮筋之宽,足足够包住直经十几二十公分大的卵石,架在房顶上,几个大汉用力地扯着往后退,一直退得来不能再绷紧橡皮为止,才喊一二三,放!嘣的一声,弹到了对方的阵地上。也不管弹不弹到人,反正是出死力地弹,弹饿了,有人送饭上房去。那时吃的东西,凡是参加武斗的人是不管的,有专人煮饭,专人送饭,热闹非凡。
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我看到过,有人抱着电线杆滑下来,下面的人一钢钎就把他穿在了那电线杆上,那里的电线杆都是木头的,人和钢钎一齐插进了木头电杆上!……
武斗越来越激烈,战场越战越宽广,最终升级扩展把主战场摆在了宜宾市的泸州县(如今的泸州市),号称十八个县市攻打泸州!成都、重庆,这些城市也来参战了,动用了步枪,机枪,高射机枪,甚至水陆二用坦克!战死无数的“革命战士”,宜宾市卫生学校成了专门的停尸房,用药水浸泡着,等着“烈士”成一批,才好为这一批的“烈士”开追悼会。专门修建了“烈士陵园”。武装“战士”常常整队整队地从这个城市被派遣出去支援打泸州……
我想凡是五六十岁的人,都不会忘记历史上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武斗吧,特别是四川人。真实的历史我永远忘记不掉。
2007-12-14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