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见闻

街头巷尾见闻

逼耸散文2025-07-01 15:54:39
徒步去单位上班,常从街头巷尾见到或闻到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一天,我刚从一小烟摊前走过,正好听到顾客与摊主在买烟时的一段对话。顾客将一张20元面值的人民币递给烟摊主后,随口道:“买包蓝盒烟。”烟摊主见来人
徒步去单位上班,常从街头巷尾见到或闻到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一天,我刚从一小烟摊前走过,正好听到顾客与摊主在买烟时的一段对话。
顾客将一张20元面值的人民币递给烟摊主后,随口道:“买包蓝盒烟。”
烟摊主见来人手提公文包,是位典型的干部模样,于是不假思索,笑眯眯地将一包红金龙卷烟厂生产的软(蓝)“黄鹤楼”和找零的3元钱同时递给顾客。顾客见状,连忙摇头,随即补充道:“请给四元一包的蓝红金龙。”
摊主惊讶地问道:“你们当干部的也抽这种廉价烟?”
顾客觉得有失脸面,有些尴尬,不服气地反问道:“您认为当干部的就该抽什么品牌的烟呢?”
摊主一面低头找着零钱,没察觉到顾客脸上的细微变化,一面回答道:“都抽‘满天星’,‘芙蓉王’什么的,最低档次的也要抽蓝‘黄鹤楼’。瞧,我烟摊上有些烟还是他们抽不完拿来换钱的呢!”说完,将顾客需要的烟和找的钱重新递给了顾客。
顾客拿着烟走了,可他俩刚才的一番简短对话却让我边走边沉思起来。
在摊主眼里,干部的“形象”早已被固化了。当干部的就应该抽高档烟,抽烟档次越高,干部当的就越大或越有权;当干部的买烟抽本身就“不正常”,更何况买低档烟?抽低档烟的干部肯定是个无能之辈!出现这种扭曲,不能完全责怪烟摊主,要从生活小事中寻找腐败的踪影。同是工薪族,有的人却天天抽着几十元一包的香烟,嘴里还天天喊着反腐倡廉,不说烟摊主不信,百姓不信,就连他自己也难圆其说。月2000元的工资怎能抽得起几十元一包的香烟?问题是市场上卖什么高档烟,干部们就率先抽着什么烟,没有止境。
再联想到我县连续两任县委书记都被请进了大牢,可还有大批受牵连的干部却无人去追究,干部照样当!靠送礼当上干部的成本还没收回,不捞不合算。在这种环境下,在这批干部队伍里,党风能好吗?民众能信任他们吗?烟摊主的观念能改吗?
多年前,我曾亲耳听到干部抽烟“三个一点”的自白。即:“公家抽一点,别人送一点,自己买一点”。如今,“自己买一点”的领导干部恐怕越来越少,不仅不买,反而有卖。
抽烟是件生活小事,但从小事中可反映出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要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形象,提高执行力,就要从生活小事抓起,从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做起,别让小事坏了党和国家的大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