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不疼糟掉疼

吃掉不疼糟掉疼

心同此理散文2025-05-08 07:04:25
饱受过饥荒的人,都会对粮食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说“视之如命”一点不过,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人!讨了半辈子饭的奶奶是在解放后才种上了田,收获了自己耕种的粮食。她视那粮食真的如性命,过日子吃粮就象数那珍宝似
饱受过饥荒的人,都会对粮食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说“视之如命”一点不过,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人!讨了半辈子饭的奶奶是在解放后才种上了田,收获了自己耕种的粮食。她视那粮食真的如性命,过日子吃粮就象数那珍宝似的,不得有半点儿浪费!记得小时候,一次吃饭时我不小心打翻了一碗粥,粥洒在地上已成一滩,奶奶心疼地“啊”了一声,迅即拿来饭铲子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浮着地面将那粥铲起,放进自己的碗里吃了。边吃边说:“吃掉不疼糟掉疼!”
一九五四年,正当麦收时节,天突然下起了冰雹,奶奶急得跪在家门前求那老天爷“开恩”、“发慈悲”,给老百姓留口吃的。可就几分钟的时间,那就要到手的麦子被砸掉了近一半的粒子。麦子收割后,奶奶每天拿上筛子、铲子和扫帚到那田里,硬是把那麦粒子给筛了回来!那年过年,我们家有了白面馒头,虽说那馒头有点儿“硶”,可我们吃起来还是那样的香甜!
到了母亲当家过日子的时候,“吃掉不疼糟掉疼”又挂在了她的嘴边。六十年代里,乡下人的主食就是那山芋和棒头(玉米),弟妹们在吃山芋或山芋干插粥时,都爱吃山芋的中心段子,那山芋头子常会被弟妹们扔掉,母亲会心疼地说,不吃不要乱扔,留给大人吃,扔掉就糟蹋了,吃掉不疼糟掉疼啊!
我们一家七八口人,一日三餐的饭都由母亲亲手做来,每次煮饭哪能都可着肚子的呢,吃得剩下了,哪怕就是一碗粥,母亲也不舍得倒掉,下一顿热一热自己吃了。这样,母亲总是吃剩饭的多。夏天天热,那剩饭过了夜常常会变馊,母亲为改一改那馊味,就放些韭菜叶子在里面,再加点盐,烫成咸粥吃。我们劝母亲别吃那馊了的粥,可她总说:那都是粮食啊,倒掉可惜,吃掉不疼糟掉疼!
一晃,我也成了家,有了孩子,和我一样从饥荒里走过的妻子,对粮食的珍爱一样的“痴情”,容不得一点点的浪费。“吃掉不疼糟掉疼”象我们家的生活“信条”似的,妻也一直坚守着!孩子小时吃饭总会撒些饭粒子在桌上,她会一粒一粒地拣起吃掉。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妻告诫孩子珍惜粮食的绝好说辞!
如今,那“食不饱腹”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粮食再不象早年的那样紧张、短缺,可妻子对粮食那“痴情”的爱却始终未变。剩饭、剩菜不时的有,可妻也从没倒过。现在有了冰箱,为妻保存剩饭、剩菜带来了方便。妻总想着法子把那剩饭加工得美味可口,什么油炒饭、蛋炒饭,有时还会分别将切得细碎的小青菜、嫩豆角、黄瓜丁和剩饭一起炒来,这“菜炒饭”“一青二白”,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嫩滑清爽,胃口大开,孩子们都争着吃呢!有时吃剩的馒头和餠,时间稍长就会变干变硬,妻会将其切成片,放在打入鸡蛋的碗里浸泡一会,再放在油锅里炸。那“鸡蛋油餠”既松软又香脆,小孙子比那“汉堡包”还爱吃呢!
“吃掉不疼糟掉疼”有时也给我带来小小的“负担”,那饭吃得仅剩下一点点,留下吧,占不着;倒了吧,可惜!妻如是说:你就“腻”一“腻”吧!于是,我就把那点饭给“腻”了下去;于是,肚子常会有那被“撑”的感觉。真是“宁愿撑坏人,不给烂了盆”,因为我知道,那粮食给吃进了肚里,妻就觉得高兴;如若是给“糟”了,那妻会感到心疼得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