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反腐倡廉》

当今中国的腐败问题,已经进入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因为现在的腐败现象已经是无处不在,不是局部、不是少数,而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腐败。老百姓的身边已经看不...
杂文 2025-10-09 0

关于“车奴”问题的思考

当公司同事小王决定以其现在每个月3000的工资来实现其polo梦想的时候,“车奴”便出现在这个小小的工作室了。甘当“车奴”?以前是房奴,现在是“车奴”似乎我们这...
杂文 2025-10-08 0

寂寞来袭

国庆长假,以前总是盼望着能越久越好,还没开始就先预定了票,唯一的念想就是家。可是今年,还没放假,我就加入不归大潮,徘徊在一条又一条街道,看完了街角最后一张招聘启...
杂文 2025-10-08 0

朴实的感动

最近的国产片确实没有多少能拿的出手的剧情片,尤其是耗资过亿的几部国产大片更是把剧情淡化的如水,或许是造型方面的绚丽而甄没了剧情?那么就算如此也得让我们挤几滴眼泪...
杂文 2025-10-08 0

给“天然气”上柱香吧

虽然今年大部分时间居民物价指数(CPI)都是负数,但几大资源产品——成品油、水、电的价格都已上涨,天然气涨价风声也甚嚣尘上。由于前一段时间的“气荒”,天然气供应...
杂文 2025-10-08 0

《安娜与安娜》: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命里

如果当初我做了另一种选择,现在会是怎样?很多人都曾动过这样的念头。但人生是条漫长的单行道,选了这个便是错过那个,再不可能回头,一路走来,难免留下无数的后悔或遗憾...
杂文 2025-10-08 0

唐山第五届国际车展回眸

6月2日,唐山市第五届国际车展落下了帏幕,各汽车经销商赚得盆满钵赢,没事偷着乐的时候,当时间滤去了激情所带了的浮华,再去回顾这次车展,令人们觉得有些话如骨鲠在喉...
杂文 2025-10-08 0

农民负担与当家作主

近几年里,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以及全面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的负担真正减下来了,农民休养生息,皆大欢喜。但在笔者的记忆里,曾有两件阻止农民了解减负政策...
杂文 2025-10-08 0

承载未来的现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记得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里这句话我是倍有感触。对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无疑堪称精辟。而今,面临极大挑战的我们又...
杂文 2025-10-08 0

也来说一说文学

有作者撰文说:“现在的文学作品无论从艺术水准还是从思想内涵来说,其质量一点都不逊色于60、70年代乃至‘五四’时期的作品。”并把此归结于“文学的大众化”,称中国...
杂文 2025-10-08 0

清明节漫谈

一、清明节与寒食节今天,打开电脑后,又见倒计时离清明还有23天,这真是: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复清明,清明何时兴?人间日日翘首迎,春风又将送清明。清明节又称三...
杂文 2025-10-08 0

相貌不是男人的通行证

别人帮好友介绍的准男朋友到她的那个城市去见她了。一早和她通电话,问她这次对那个见过两次且聊了很久准男朋友感觉如何时,她语出惊人:“我这次怎么觉得他不好看了呢,我...
杂文 2025-10-08 0

钱重?情重!

前几天《毛邓》课上我们进行了一轮非常激烈的辩论赛:“维持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纽带是情感还是利益”。个人立场站在正方,课堂上也曾经发言了,但3分钟的时间限制更本不能畅...
杂文 2025-10-07 0

解读人的预测能力之四预测的方法

只有善长并习惯于隐喻思维,而且心灵比较纤细敏锐的人才能够对一些征兆有所直觉。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天生的预测能力,并且时常会有对征兆直觉上的体验。人是有命运的,预测...
杂文 2025-10-07 0

自已就是自已的家

这是陈淑华的一首歌,很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其中有一句“自己就是自己的家”。或许真的是这样的,每个人就是自已的一个“家”,这一生我们都是在努力去学着经营这个“家”,...
杂文 2025-10-07 0

男人这一种动物

清晨,男人慵懒地努力睁开沙皮狗般眼袋耷拉几近垂到下巴上的又小又聚光的老鼠眼,从被子里拱出来,考拉的原形变化为人,穿上一身内白外黑的职业企鹅服,不打领带,比猫还省...
杂文 2025-10-07 0

题目

题目对于文,好比眼睛对于龙。小小的题目,却有大大的学问。看书看文,先要看题目。有些人喜欢看文不看题,好比男人看女人只看身材不看样貌,以至于对那样貌也有误会,以至...
杂文 2025-10-06 0

独上西楼,何以忆重光?

在中华诗词茫茫如烟的浩海中,我情有独钟于李重光的词句,对于他个人的品德和生平情事,我不想多做说明。就我个人而言,李煜对待女人的性格和做法,我是很鄙视且唾弃的,但...
杂文 2025-10-06 0

高考杂谈

又是一年高考时。网上两组视频让我瞪大了眼睛:一组视频是状元县甘肃会宁千人操场背书,在那贫瘠缺水之地,众多学子为摆脱贫困能考上好大学,拼命读书,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
杂文 2025-10-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