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看金融
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对金融方面的知识浅薄的可以,不仅如此,就算是数目字也是不太敏感的,体会最深的就是电话号码根本就记不住,细数一下可能张嘴就来的可能不会超过十个电话号码,可电话号码这类数字要想记住。可
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对金融方面的知识浅薄的可以,不仅如此,就算是数目字也是不太敏感的,体会最深的就是电话号码根本就记不住,细数一下可能张嘴就来的可能不会超过十个电话号码,可电话号码这类数字要想记住。可能也不会是多难的事,下点功夫记它个百八十个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经济上的事可不能说是将数目字整明白了就可以挤身于金融行业,听说一直以来搞金融的人都是相当吃得开的,不光中国如此,就是在美国的华尔街,每天匆匆走在路上一副绅士派头的人大多也是理财师和精算师之类,在银行或是会计事务所工作总是个很体面的差事,非一般人能够胜任。想来搞金融的事儿的人总比那些做产业的人来的稍晚一些,按我的理解总是物质出现了过剩的情况下或是物质需要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才会有金融这档子事出现,否则自给自足是用不着什么理财的。钱多了是在生产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看着每天荷枪实弹的保镖站在银行门口,将一箱箱的钱从里面提出来塞进车里,就知道有多少从生产线上流下来的东西经过多次地倒手,变成了一沓沓的纸币。想想这个世界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一堆埋在地里或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经过机器一加工就变成了另外一件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再经过几轮的交换,就会比原有的价值翻了几番,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变现成金钱,因此生产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就变成了最不值钱的环节。在现实社会中流通的环节才是最生钱的。而金钱到了银行手中,金钱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另一种流通,这兴许就叫做金融吧。而普通的百姓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把钱比做幸福的种子,就象神话中所描述的那样,钱也可以这般地种在地里,不需要经过多少劳作就可以很自然可以长出一棵参天大树,那树上结满了金灿灿的钱币,稍加用力就象下雪一样,金黄黄的钱就落在了地上。这个梦的启迪者就是那些有些钱的人,他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很美丽的神话,让你觉得所有的灰姑娘都能摇身一变成为公主。这兴许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无论是美丽的谎言还是出于别的目的的诺言,它总有许多目的和功利性存在的。最典型的事例是是当今仍很热门的炒,当百姓手里的钱多的时候,有些人的心里会很不舒服,这些人中有些是官员,有些是富豪,有些是既有权也有钱,于是在他们理财的理念就是要尽量地将百姓的钱从他们的口袋子里心甘情愿地逼出来,我们开始聆听所谓的投资理念与策略,强调投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钱是可以再生出钱来的,将一些投机当成致富的经典,号召人们将钱拿出来,参与到炒作的过程中来,于是一个全民爆炒的时代开始来临。
既然是炒,那就不要分什么品种,几乎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可以加入到炒作的行列中来,邮票可以炒到几十万元一枚,于是本来只是贴在信封上随信件流动的凭证,却被人拿一只精致的小镊子小心地举起,煞有介事地用几倍的放大镜看其中细小的花纹,因为品相的高低是可以决定价值的高低,这之间有多少人将几年的甚至更多的积蓄砸在里面,到现在邮票依旧是邮票,并没有给多少普通的百姓带来多少的实惠。还有的当然当属书画、古董之类的所谓投资,于是一只破碗今天说它价值连城,明天又说它狗屁不是,是否真的值钱全在“专家”们的嘴里,也可以这样认为,专家的指点变是金钱的核心,是否与文化有关,就看它价值多少,其它都是扯蛋。接着就开始炒股票,这也是不能流通的玩意儿,相信大多数人买了股票是不愿参与企业的管理的,甚至分红也不稀罕,因为那不是炒,而更象是储蓄,说到储蓄前二十几年前也炒过国库券的,百元面值的一张纸因为急着变现而有人低价抛售,而其中蕴藏的利润被一些人准确地捕捉到了,于是开始了全国范围的炒,这批人现在大部分转而炒股,因为炒股的品种很多,更能将更多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我听说有这样一个理论,说的颇有道理,说是当全民都来投资股票,那就是股市的末日,但谁会信呢?当机构和庄家像导游那样举着小旗一挥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前面的金子,而没有注意到脚下的陷阱。那些现在仍在菜市为几分钱而斤斤计较的人,在股市却可以一天扔下几千甚至上万元。
这就算完了吗?非也。有太多的官员或摇唇鼓舌的经济学家将更多的心思放在百姓急于渴望发财的愿望上了,向国民大量地兜售所谓西方人“超前消费”的理论,鼓励人们将为数不多的钱砸向资本市场,砸向他们根本也不懂的投资领域,用自己的一瓢水或一盆水来吸引百姓袋中的那一滴水,从而使金融业的水源源不断,在操控的股市之后,又伙同官员操控房市,当房价一路飙升时,他们给出的信号是房价远没有到位,今天不买,明天将无房可买,于是在百姓盲信的驱使下,纷纷慷慨解囊,从而推动了价格不断扭曲,房产商和地方政府赚足了银子,从面子到里子都有了。而如今股市低迷,缺乏投资价值,房市也略微下调之时,这些人便坐不住了,叫嚷着要救市了,还用自已从百姓手中盘剥的钱中拿出一小撮来补贴还想往里钻的人。仿佛在市场经济面前从前自己是一个引路人,今天又要做一个救世主,完全没有一点羞耻之心。
按说中国人对理财的观念一贯持较保守的态度,这便是现在居民在银行的存款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但国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容易听信权威的话,一群人当中只要有少部分人听从了某些人的话并身体力行,无形之中便会带动一批人的盲从消费,这和西方人的观念不同,西方人自恃有丰厚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制度,所以生活起来自是无后顾之忧,而在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推进,许多西方人也开始反思自己生活方式是否也应当做些必要的调整。而我们呢?我们的未来有什么来使我们高忱无忧呢?可以说,我们的以后完全维系着我们的现在的积累,金钱对我们的以后可以说太重要了。应该说,金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命运多舛。“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等一系列的格言使得金钱这种特殊的物质蕴含了太多的歧义。实际上人对金钱的种种看法都是人性特点的体现,人都有储存的欲望,储存知识是为了创造更大的成就,赢得世人尊敬;储存体力是为了延续生命,适应不同环境的生存需要。人活一世,说到底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而积累是因人而异的,积累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使积累得以释放,并逐渐以新的积累填补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