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肚子饿,所以我很有行业道德

因为肚子饿,所以我很有行业道德

训厘杂文2025-11-18 03:24:21
读巴斗《工匠师傅》我颇有感触,因为我就是一个工匠师傅。一个自由职业者。现在很多工匠师傅多为自由职业,没有谁愿意随便固定地雇用一个工匠,就象我自己现在也不敢固定地雇用工匠一样。在这工作要求提高而工钱大跌
读巴斗《工匠师傅》我颇有感触,因为我就是一个工匠师傅。一个自由职业者。
现在很多工匠师傅多为自由职业,没有谁愿意随便固定地雇用一个工匠,就象我自己现在也不敢固定地雇用工匠一样。在这工作要求提高而工钱大跌的时代,雇用一个工匠等于和他合作,他养活自己不能给我利润,我不但负责工具费用还要负责他万一的工伤。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没有假日,没有社保,没有住房公职金……有的,是自己的技术,当有人需要你的技术时,那叫技术,没人需要,那叫有价无市,很象古董。这就是自由职业。
巴斗在《工匠师傅》中所描写的几个工匠形象,在我心目中是非常熟悉又倍感亲切的。不论春夏秋冬,埋头苦干。工作太多担心人手不足,工作少了担心客户不来,多也愁,少也愁。工作接不上时,马上跑市场。有时作加工,有时作买卖,自由职业者,其实是半工半商。什么职业都有苦,但自由职业没时间也不想诉苦,生活是自己选择的,有时间诉苦,不如出去散步。
巴斗在《工匠师傅》中写道“一切,基于信誉。信誉,基于行业道德。行业道德,是无法律依据的。法律,无非是颓垣断壁破庙里,墙角梁头瓦楞间的蜘蛛网而已。”我看后会心一笑,行业道德,我有我的理解。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无关,是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一种行为。信誉,是行业中接客的许可证。顾客的评价,就是我们的法律。“一切,基于信誉。信誉,基于行业道德”,一切,基于生存需要和接过顾客工钱后良心的平静。
其实我是一个小人,生活中没干过扶盲人过马路的好事,从不乘坐公共汽车,没有给老爷爷让座过。当年北方大水灾,我去邮局捐款,后来接触不少民工包括看到媒体的报导,知道捐款很多被私吞,于是从此不再干捐款这蠢事。我宁可拿钱给乞丐,哪怕是个骗子也行,我就不干为人民义务的好事。烧香拜佛捐款建庙,那我更加不干,我不懂什么叫阴德。我愿意买些面包给老乞丐,但四肢发达的青年懒汉,我哪怕看着他活活饿死也不会有恻隐之心。我甚至教育孩子,不可先打人,但有谁打你,你就给我好好揍他,你不还手回家我还骂你。我看着电视上那些煽情的节目一点也不感动,我愿意帮助人,但并不同情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我始终觉得有些可怜的人有很多可恨之处,不良的性格,不会有幸福的生活。我不看不平事件的报导,特别是虐待儿童的报导,不看!看后产生的怒火和痛苦让我难受又不能有所作为,所以不如麻木。但我看到很多吃饱了撑着,搞出一堆麻烦又到处哭诉的人,我却兴灾乐祸。我就是一个小人。
我是一个小人,但我却很有行业道德。因为我早说过,行业道德是迫出来的。所以,虽然如此也不能使我变得有半点高尚,而且我从不来就不想高尚。我甚至还希望我的同行行业道德太差而被我挤掉,可以让我垄断。不过想归想,缺德的事我也不干,同行有难我也帮,因为我希望我有难时他们也帮我,如此而已。同行之间如果不能做朋友,我选择做战略伙伴。
行业道德虽然是被迫出来的,但确实非常受用,它比个人技术更让人容易受到欢迎。对于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来说,欺骗同行和顾客,是一种慢性自杀。自由职业者没有保护伞,必须自己编织护身铠甲。行业道德是自由职业者的铠甲,人际关系是一顶头盔,个人技术是手中的长矛,年龄却是一双拖泥带水的破草鞋。可以说,这是自由职业者的三件法宝加一条尾巴。但三件法宝加在一起,也不如公务员一张保护伞。所以当我看到公务员缺乏行业道德时,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有一张保护伞已经足够,又何必哆嗦?我也不去嫉妒,各过各的活,什么性格过什么日子,这是很合理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