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照林和他的“毛泽东情结”

朱照林和他的“毛泽东情结”

箧枕杂文2025-10-11 04:57:15
由我市著名雕塑家朱照林创作的重大红色历史题材——“一代天骄——朱照林的毛泽东系列雕塑”将于国庆前夕亮相,以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代伟人毛泽东,虽然离开我们三十多年,
由我市著名雕塑家朱照林创作的重大红色历史题材——“一代天骄——朱照林的毛泽东系列雕塑”将于国庆前夕亮相,以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代伟人毛泽东,虽然离开我们三十多年,成为了历史人物,但是他的形象已经植根于人们心中,他伟大的思想、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国人民。人们对伟人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伟人的景仰。朱照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用雕塑艺术这种特殊的语言,抒发着对毛泽东的无限热爱之情。正如我国著名雕塑家梁明诚在画册《“一代天骄——毛泽东”朱照林雕塑作品精选》的序言中写道:“雕塑家朱照林,一生热爱毛泽东,他在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就是做《青年毛泽东》,这是他的成名作。作品一诞生,就受到老师、同学和群众的好评,当时很重要的一本杂志《中国青年》把作品印在封面上,更加引起了全国反响。”青年时期萌发的“毛泽东情结”伴随着朱照林的整个人生旅途,并越来越浓烈,塑造毛泽东各个时期的光辉形象成为了他艺术生涯里的主要选题。自1962年成功创作《青年毛泽东》后,又应湖南博物馆邀请为长沙第一师范建造了《青年毛泽东》雕塑(文革期间被毁),为韶山毛泽东故园创作了毛泽东玻璃钢仿真蜡像。经中宣部批准,1994—1997年,在安源设计建造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三伟人塑像。从2002年开始,他一边创作新的毛泽东艺术形象,一边整理多年来创作的毛泽东各个时期的雕塑,计划结集成“一代天骄——毛泽东系列雕塑”。
迄今为止,“一代天骄——毛泽东系列雕塑”已经创作完成40余件。从《出乡关》到长沙时期的《湘江河畔》、《橘子洲头》;从井冈山时期的《星火燎原》到长征时期的《万水千山只等闲》;从延安时期的《北国风光》到解放战争的《决战千里》;从建国初期的《人民万岁》到抗美援朝时期的《笑谈纸老虎》;从《少年毛泽东》到《毛泽东遗像》;从《诗人毛泽东》到《战地黄花分外香》等等,这些作品塑造了毛泽东一生中,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情境中的伟人形象。为创作这批作品,朱照林花费了许多心血,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毛泽东论著、诗歌。也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不熟悉的人走进他家,会以为走错了门,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集国家一级美术师、首批获得国家颁发的城市雕塑创作资格证书的雕塑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于一身的朱照林的住所,会是一套不大宽敞、没有任何装修的老式陋舍。朱照林说,创作完成“一代天骄——毛泽东系列雕塑”是他的夙愿,不为别的,只为对伟大领袖的一种特别的感情。
“一代天骄——毛泽东系列雕塑”部分作品在中国最权威的雕塑刊物《雕塑》2009年第1期刊出后,引起了雕塑界、理论界、收藏界的关注。著名理论家兴儒发表评论文章说:“《北国风光》摒弃了一般表现领袖的常式,但见主席双手叉腰,凝目远眺,成竹在胸……衣服塑造的极有质感,真实地把握住了生活的真实。特别是毛泽东颈脖上的“围巾”更传神地衬托出他那种特有的、富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政治家之风度,可谓点睛之处”“在表现毛泽东长征时期的作品《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作者既没有概念化地塑造毛泽东的不畏艰险、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没有具体地描写他在长征中的某一场面。而是富有象征意义地刻画了一位头戴八角帽、身披军大衣、手扶拄杖、神志坚定的主席形象,这件作品细节处入微,整体又很协调,由于这种写实手段的成功运用,使得此作颇具“艰苦岁月”的象征意义,朱照林的这一类塑造毛泽东想象之作品,倾向于一种平实的、生活化的状态,有一种与人拉近距离的亲切之感。是作者“从领袖——人”之间的恰当把握,使得领袖形象具有了人民性。而在《人民万岁》、《一代天骄》等作品中朱照林则着重于塑造和刻画领袖的那种揽风云世界的壮阔胸怀。从他的这类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毛泽东的另一种风采。”。有收藏界人士称:像“一代天骄——毛泽东系列雕塑”这样以红色为背景,作者创作时间之长,人物年龄跨度之大、塑像数量之多,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据了解,作品创作全部完成后,拟精选出30件铸铜,于国庆前后在湖南、北京、江西等地举办“一代天骄—朱照林的毛泽东雕塑作品展览”。湖南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认为题材重大,已有意向承接在湖南的展览,并欲寻求合作伙伴,建立“毛泽东雕塑纪念馆”。画册《一代天骄—朱照林的毛泽东系列雕塑》也将在国庆前夕出版。现年七十多岁的朱照林说,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心和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援手,促成这个项目运作成功,以了却他四十多年来的夙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