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狐与鬼的血缘关系及其相似与不同之处
说起狐,人人都会想起摇着尾巴到处欺骗乌鸦嘴里肉肉的那只生物。至于她骗了乌鸦以后又怎样,谁也没见过,所以无法妄自揣度。说起鬼,倒是人人知道却又是谁也没见过的精灵,习惯藏在杂草丛生的树林里面,等到半夜才出
说起狐,人人都会想起摇着尾巴到处欺骗乌鸦嘴里肉肉的那只生物。至于她骗了乌鸦以后又怎样,谁也没见过,所以无法妄自揣度。说起鬼,倒是人人知道却又是谁也没见过的精灵,习惯藏在杂草丛生的树林里面,等到半夜才出来活动。或躲在窗台下,或躲在云朵后,为的是掩盖她那副苍冷的真面目。
至于狐与鬼有什么血缘关系,至今还没有谁去做比较确凿的考证,但二者的血液和气息都是凛寒阴冷的,倒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骆宾王在《讨武氏檄》里说:“入宫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他把武则天的妖艳绝美形容为狐媚,本是贬义。可到了清末,蒲松龄先生的《聊斋》问世以后,狐媚却渐渐成了形容女性美丽的褒义词了。
为考取功名而苦读的书生们,也常常渴望半夜时分,能够从墙头上突然窜下一只狐狸来,变化成温柔可人的少女,来伴他秉烛夜读,红袖添香。于是,求美若渴的女儿们,便从此也争相用狐狸做名字,来形容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美丽,譬如野狐,山狐,白狐,雪狐,狐儿,狐妹等。
而因循守旧的女儿们,却把那喜欢夺人夫君的妖艳女子称作狐狸精。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咬牙切齿的诅咒和撕心裂肺的无奈。
书上说,俗传狐善魅人,固称以媚态惑人为狐媚,通常用于形容女人以媚态诱惑他人。
但偶感觉,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女人,为了留住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风韵,才不惜踏遍经书,寻尽词典,给自己弄出一个带狐字的名字,为的是,让男人们能在这妖冶的文字里面,揣度出她还剩下多少可以蛊惑男人的魅力。
而年轻的女子,一般不喜欢叫这瘆乎乎的名字,而喜欢选那些绿窗、红杏之类的字,为的是,准备为自己将来的出墙打下坚实的基础。万一被人发现而遭指责,便可以抹一把委屈的泪水,说:红杏出墙,古已有之,为何到俺这里,就偏偏不能了?
又听说,在遥远的北国,有一种狐,叫北极狐,是雪地里最敏捷的动物。这种狐在夏天时呈棕色或灰色,一旦冬季来临,就变成全白,和雪一样的颜色,所以,人们通常叫她雪狐。
伴着她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雪狐习惯出没于密林深处,当她将人的头骨顶在头上时,就会变成美丽的少女,以此迷惑猎人并骗取他们打到的猎物。由此看来,这雪狐也是以骗人害人为生的,应该不是什么善类。
而《雪山飞狐》中的那个胡斐,却是一个纵横江湖的英雄,是一个豪情万丈的男儿。但他为什么要以飞狐自称,应该是金庸老先生的功劳了。
关于狐狸,好像说的太多了,但狐与鬼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首先,二者都是喜欢夜间出没的,见不得阳光。
其次,都是爱管闲事,以害人为生,不是安分守己的主儿。
再次,都是喜欢罩上美丽的纱巾,打着正义的旗号,去骗人。
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鬼是死去的狐。
狐狸一旦被识破,露出尾巴,其命运可想而知。一命呜呼之后,便化作一缕青烟,做了孤魂野鬼。一旦魂飞魄散,便永世不得超生。
狐是活着的鬼。
据说鬼是无形的,在月光下行走时也没有影子,却喜欢附在狐狸的身上去害人。鬼本是一缕孤魂,万一被她捉住时机,附在妖冶的狐狸身上,那鬼便有了生命的依靠,虽然也只是一个没有脑子,喜欢替人做嫁衣的生灵。
若那鬼儿逮住机会,便披了狐狸的外衣,爬在墙头上东瞅西顾,伺机而动,且暗下决心,扬言要收拾收拾那曾经袭扰过她朋友的过路人,以解心头多年积储的怨气。
这种鬼与狐的混合体,我们现在叫做:鬼狐。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