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幸薛宝钗

一生不幸薛宝钗

认旗杂文2025-11-07 08:33:48
为情而生,不把世间任何俗事略萦心头的林黛玉,泪尽而去。而薛宝钗终于如愿以偿地坐到了宝二奶奶的交椅上,但她是不幸的。且不论贾家繁华落尽皆成空,她宝二奶奶的地位已经不值一文,她为此付出的努力成了一种讽刺。
为情而生,不把世间任何俗事略萦心头的林黛玉,泪尽而去。而薛宝钗终于如愿以偿地坐到了宝二奶奶的交椅上,但她是不幸的。且不论贾家繁华落尽皆成空,她宝二奶奶的地位已经不值一文,她为此付出的努力成了一种讽刺。她最大的不幸是,宝玉拂袖而去,了却尘缘,做和尚了。“好了,了了”,“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大概“生得肌骨莹润,举止闲雅。”又“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的薛宝钗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自己的不幸在什么地方,那个为女儿们操碎心,要爱尽天下女儿的贾门宝玉,怎么就能丢下她这样有学识有修养,又貌如仙子的大美人?
起初,我不太确定,宝姐姐到底爱不爱宝弟弟,后来听了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上对文本的细致分析,我明白了,宝姐姐还是爱这个弟弟的,而且确实是真爱。但她不知道,她为什么就没能打动宝玉,把他的心从黛玉身上夺过来,纵然她浑身有灵窍,百变随机,也是罔然。因为她不知道,她的爱充满了俗世粉尘味,他与宝玉的思想格格不入,又如何达到心灵共鸣,一对男女恋人如果心不能融为一体,单单是肉体形式上的结合,那是低层次的兽欲,不可能长久相爱。人为了满足自身生理的欲望,是可以利用金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可如果想找到一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知己,决不是金钱能办到的。作为宝钗这样有修养的人,她也是追求神圣的爱情的,她之于宝玉的爱情决不希望如此低级的。但她觊觎宝二奶奶的权位的想法是暗藏心底的,她到处做好人,不露声色地讨好贾府上层,为了赢得爱情也可谓辛苦之极。殊不知,人想要的不能太多,特别是爱情面前。况且,爱是不需要这样苦心经营的,靠经营维持的爱,又叫什么爱呢?爱是心灵的彼此召唤,是感情的彼此流淌,宝钗周旋与人群中,把她的成功建立在每一个可能成为主宰她命运的人身上,而黛玉眼里心里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宝玉,所以,黛玉与宝玉心灵是相通的,黛玉是为了“情”而降临人世的,在她的眼里俗世俗物,根本如草芥粪土,世人认为珍贵值钱的什么珠串,她毅然掷地,“什么臭男人戴过的”,在她看来不能读懂她心灵的人,是不能入她的眼的。宝钗未必也看重这些,她也是极朴素的,但她决没有黛玉率真表达的勇气。她还是没能真正了解宝玉的性格,宝玉也是这样率性而为的。
《红楼梦》判词说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大家都说晴雯是黛玉的缩影,我看也是,这句话改改“心比天高,身在屋檐”应该就是黛玉可怜处境的写照了。在我看来,黛玉虽然生存环境不太好,可她是幸运的;宝钗尽管有后盾,可她是不幸的。一个女人一生能碰到让自己心仪的男人,而对方又肯为自己舍弃一切,了却尘缘,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宝玉最后的选择,如果黛玉泉下有知,该是大恸一场,以抒自己胸中的闷气,一切曾经的委屈,曾经的煎熬都不再是什么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日子接下来会伴着可怜的宝钗,更可悲更不幸的,黛玉是带着美好的爱走的,而宝钗会带着一颗孤独的心郁郁而终。宝钗是爱宝玉,但她太理智,她的表达时时处处都在受着礼教的约束,不肯象黛玉那样热烈真挚地坦露,人都说“恋爱中的男女智商为零”,人这一生,能有多少美好的东西留在自己的回忆之中,如果一生都只是追名逐利,到头来回头看看,一切都是空的,“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无非是一把火,化为粉尘灰沫。唯有那曾经感动过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真爱,能成为一杯甘醇的香茗,伴自己一生,老之将至,坐在摇椅上,哪怕是象宝玉那样成为乞丐,做了和尚,那份曾经的感动,曾经的燃烧,也不会逝去,它会永远温暖人的心,不在乎拥有的形式,只在乎它留有的温度,萦绕的芳香。哪怕阴阳两界,哪怕天上地下,曾如牛郎织女雀桥会,好似化蝶双飞梁与祝。可见,连宝钗这样层次的人都没办法理解宝黛,何况如他那不成器的哥哥――薛蟠,居然见了黛玉也心襟摇荡,他不知道下辈子他可能也得不到黛玉这样的女子。可怜那香菱命运不济,活活被这个呆霸王给糟蹋了。
也许有一天,宝钗会发现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能让她不顾一切的爱人,到那时,她已没有了金钱和地位的羁绊,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希望她能改变自己,做一个黛玉一样勇敢去爱的女人,改写自己不幸的人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