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随感
时至至今日,进入大学已近两年,其间讲座听了不少,讲座题目、内容繁多。校内校外的都听过,前不久又听了一次,因为主讲人迟到,讲座不得不延迟三十分钟举行。通过对比和反思,我颇有感悟,于此略做陈述。有个问题一
时至至今日,进入大学已近两年,其间讲座听了不少,讲座题目、内容繁多。校内校外的都听过,前不久又听了一次,因为主讲人迟到,讲座不得不延迟三十分钟举行。通过对比和反思,我颇有感悟,于此略做陈述。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人们老是喜欢迟到?听讲座的次数很多,总数不下十次,可主讲人不迟到的不超过四次。要是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合情合理,纯属正常;可现实却是迟到过半,不迟到反成了特例,这颇耐人寻味。迟到时间长短不一,少则四五分钟,多则长达半个小时!奇怪了,为什么老是喜欢迟到呢?
每个迟到者都会对自己迟到的原因做大量解释。要么交通拥堵,要么临时出门发生了别的事,要么突然有人找,要么忘了时间,等等。理由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且迟到者都表示十分抱歉。
为什么总要姗姗来迟?是为了增强听众的期盼感、焦灼感?是为了能在出场时引起听众的“特别关注”?还是考验听众的耐心?答案显然不是,就算有,也是极个别极少数,一般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可为什么还总是迟到呢?
其实他们解释的都是事实,完全可以相信他们讲的都是真话。因为这已经司空见惯了,不仅是他们,这几乎成了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几乎所有的机关、单位都曾发生过。
出于工作需要,部门要召开内部会议,通知早已发出,时间到了,会场上人员寥寥无几;和某人约定时间在某处见面,时间已过,左顾右盼,依旧人影全无;上课铃已经响了很长时间,还有学生闯进教室……迟到者总有一大堆理由来解释,让人觉得他们真的很无辜,不原谅他们似乎说不过去。总之让人觉得都不是借口,反正他们每次总有证据十足的理由,于情于理无可挑剔、无可辩驳。
这样一来,迟到到好象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此言差矣,说白了都不是理由,都是借口,都可以避免。这里涉及到了时间观念的问题。说道时间观念,我们不象西方人那样时间观念极强,分秒不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等”一等就是五六分钟,如果说“等会儿”也许要等一两个小时,“等几天”也许就是几个周、几个月、也许是半年。这些词都是些模糊概念,不确切,可以随意解释。由于时间观念淡薄,所以迟到一两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人们都不大在意。
那么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回答是肯定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意外,之所以总是迟到,是因为你没吧时间安排好。你没有把可能发生意外的时间算在内,以至于稍有偶发事件你就迟到。为什么西方人就能守时?因为他们时间观念强,并把守时看成是对别人的一种起码尊重。他们留出了充裕的时间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把意外列入考虑范畴(他们明白自己是人不是神,所以会出错,所以必须有所准备以防万一)。虽然谁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守时,但是如果时间安排合理,便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迟到的出现频率,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对一般性的迟到不重视,总以为没什么,不放在心上。于是迟到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见怪不怪。如果涉及自身重大利益,是不会有人迟到的,比如发工资啦、奖金啦、搞评比活动啦,等等。除非牵涉切身利益,否则什么事都可以随便,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说白了,也就是态度问题——态度不端正!对工作、学习缺乏一种责任感,不把他人的时间当回事,不会尊重别人。
我之所以要说,是因为我对这种行为表示反感、厌恶,同时渴望别人能珍惜我的时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做到了。你做到了吗?
2009年3月26日昆明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吃屎的逻辑
下一篇:男人不可少的“五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