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吸烟倒影生活

浅谈吸烟倒影生活

钊文袋杂文2025-11-07 22:28:14
“他的嘴太闷了,或者是太闲了,就要这么点儿来凑个热闹,让他觉得嘴还是他的。”--这是朱自清在自己的一篇关于谈抽烟的散文里的一句话。记得以前看到这篇文章时,短短的几百字我来回看了不下五遍,但就是不能会出
“他的嘴太闷了,或者是太闲了,就要这么点儿来凑个热闹,让他觉得嘴还是他的。”--这是朱自清在自己的一篇关于谈抽烟的散文里的一句话。记得以前看到这篇文章时,短短的几百字我来回看了不下五遍,但就是不能会出半点意思,再加上他的其它一些亦是平淡、没有华丽词藻,没有催人奋进的文章,让我对芳名流传的大文学家好久都不恭维。倒是这句话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不得不为之思考,为之找些意思相近的东西,以会其意,明其理。以下就是本人愚解,请各位看到此文者多多指教才是。
两个久违相隔两地的朋友,某时某刻相遇一起的时候,这时好象有无数的话语相告,却是说什么话都不能打破此刻的兴奋,说什么都无法掩饰内心的高兴,把手伸向口袋,一人一根卷烟成了最好的启齿之物。
作为一个成年人,行走在社会各条路上时,见到什么爷叔舅丈,兄师友表,领导、上司…一根不问姓氏的烟,更是尊老尊长,拉近距离,言语始出的源头。
一张围坐着许多举杯欢饮的酒桌上,如果他不是主角,在别人高谈阔论,天南地北时,把凳子向后挪一点,找个适合的方向,烟雾飘逸未尝不是好办法,这样既不用胡说乱道,不用低头喝闷酒、尽吃菜,也可以装作认真倾听,又显得有事可做了,这样体现这个人很有教养,更是能为后面的猜拳比酒保存实力,百利无弊啊。
一个人静静坐在椅子上,或许你可以看看书,上上网,看看电视电影,写写东西,思考某些问题;也可以大袋小包的零食往嘴里送;更能自演自导,高歌低吟;但是,所有的这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跟本不够,唯有相隔几时的含烟诉雾才是最好的解脱,才能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当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是在家人朋友因为某些事有什么难言之语时,两个人、很多人的屋子里,只有呼吸声,噎咽声,这时也该来点什么来囊塞嘴齿了。
爷爷常说:“抽烟有什么好处,没拉没撒的,消费又高,还不如喝酒来得实际。”这话看起来理在无疏,其实:喝酒抽烟本来就是一对,无所谓优劣。爷爷的说法更像是对相对寒酸的生活而自愚罢了。
我并非抽烟爱好者,但是生活在这个社会,有些东西是避免不了的。或许你可以象陶学士一般,抛开现实,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园,但是那更像是在为不敢面对现实而找出的理由充分的借口!
自从有了这个东西,不论何朝哪代的帝候高官,百姓黎民,无不把烟盐视为同样等级的物品,朝食幕用,从未休止。许许多多成就丰功伟绩的大人物,更是以烟为友,信手拈来!所有的他们都是---从烟味中获得心绪的宁静,驱赶孤独,保持清醒。
最后想跟以烟打交道的你说几句:可以少抽一支,尽量少抽两支;像朱文学家说的那样,不要择烟而抽,做大方之家;要读懂是非,不要误入它途。
终于明白,最平淡,最朴实,最接近生活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故所以朱自清的高度,自然名附其实,好事多磨啊,佩服和愧疚同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