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年初一的饺子:羊肉胡萝卜饺子

我家大年初一的饺子:羊肉胡萝卜饺子

罗黑黑散文2025-10-10 20:46:29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家必吃羊肉胡萝卜馅饺子。小时候,听我奶奶讲过去的事。那时候一年到头,过年时才能吃上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一斤羊肉,五斤红萝卜,用秤称好。奶奶说,馅和好后,香味飘散了满屋。我妈说,一斤羊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家必吃羊肉胡萝卜馅饺子。小时候,听我奶奶讲过去的事。那时候一年到头,过年时才能吃上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一斤羊肉,五斤红萝卜,用秤称好。奶奶说,馅和好后,香味飘散了满屋。我妈说,一斤羊肉配五斤红萝卜,能吃出什么香啊?解放前,那时我家贫寒,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羊肉胡萝卜馅饺子,自然觉得分外香。解放后,生活好了,基本上每个星期天我家都要包饺子。我爸妈都是国家干部,工作忙,那时一星期只休一天。一到星期天,奶奶就张罗着包饺子,换着花样包,猪肉白菜馅、鸡蛋韭菜馅、素三鲜,吃得最多的还是胡萝卜馅。买肉、剁菜、和面、擀皮,全家齐上阵。我那时十岁左右,还是主力军呢。
这大年初一的饺子还是要包羊肉胡萝卜馅,当然,不再是五斤红萝卜一斤羊肉,而是,一半对一半,或是肉多萝卜少,也不会用秤称。奶奶还是说,比不上一斤羊肉五斤胡萝卜的香。
大年初一的饺子是由奶奶或爸爸亲手精心制作。我妈是河北人,她擅长做猪肉白菜馅饺子。先把肥瘦相间的羊后腿肉剔去筋皮,切碎并剁成肉末。这可是费工夫的活,一边剁一边往肉馅里加水,这样剁出来的肉馅嫩。我那时最发怵剁肉馅,把肉翻过来,折过去几十遍,用力剁上百十刀,还要大人们检验合格,不允许有大的颗粒,手指捻开是肉糜,才可以过关。
爸爸把手洗净,用手和馅,这样和的馅均匀而且香。先倒入少许酒,把清油、及其它调料,依次放入肉馅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擦成丝,剁成碎末的胡萝卜。和好后盛在盆里,面上抹得光光的,压得平平的。红白的羊肉、橙色的胡萝卜、碧绿的香菜、五色斑斓溶合在一起,香气扑鼻,一进门就闻到了。
香菜又叫芫荽,那时冬天没有新鲜香菜。秋天奶奶买来一大把芫荽,摘洗干净,编成辫子状,晾起留着冬天包饺子用。吃的时候,剪下一截,用热水泡软后捏干水分,切成细末,拌在馅里很提味儿。
我家的饺子皮最早是用手捏成的,奶奶教的,我和妹妹们都会捏。把做好的面剂儿沾上干面粉,捏成个小圆碗儿的形状,捏不好就成了一个盘子的样子儿。小碗饺子皮包馅多,好包,缺点是皮厚。家乡话叫捏“饹篓篓”。听奶奶讲,我过世的爷爷捏得最好,四五个面剂儿摞在一起捏,"小碗"捏得又圆又深,还不粘。后来,我妈用擀杖擀饺子皮,我和妹妹们也学会了擀皮,就不捏小饺子碗了。
我家包馅的家什是用骨头片做的,磨得光光薄薄的,十分好用。奶奶、爸爸和妈妈都是包饺子的好手。奶奶和爸爸包饺子,先咬把边捏好,双手一挤,把馅挤到中间,园鼓鼓的,吃起来很带劲。妈妈包得饺子漂亮,像一弯月亮,饺子皮上的摺子捏得齐整匀称,稳稳地站在案板上。我包的饺子是躺着的,妈妈笑我:“你的饺子睡觉呢。"
煮好后,咬一口,浓香四溢,羊肉不膻,胡萝卜不柴,再蘸上陈醋、蒜泥、香油、油泼辣子调好的汁子,那是一绝,。饺子稍微凉一些更好吃,我是肚子饱了嘴不饱,还要再捏几个吃。剩下的饺子,煮熟摊凉,第二天用油煎着吃,又是一种味道。
每次包饺子,爸爸总是提醒我们,把口子捏紧不要漏馅,煮破了不好吃。我把这句话牢牢记住了,包饺子一定把口子捏紧。
过年煮饺子也有讲究。爸爸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有一家人是做买卖的,过年煮饺子时,掌柜的嘱咐儿子说:“饺子煮破了,千万不能说是‘破了’,要说‘挣了’。”儿子点点头说:“记住了。”跑去看他妈煮饺子,过了一会儿,儿子兴高采烈的跑来告诉他爸:“饺子一个没‘挣’!”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过年一定要说吉祥话儿,不能说不吉利的事。饺子文化真是融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之中啊!
我得到奶奶和爸爸的真传,我做的羊肉胡萝卜馅儿的饺子也很受称赞。今年没有羊肉,我要用猪肉和胡萝卜做,希望能找回过去那种幸福快乐的味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