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而又痛苦的写作

辛苦而又痛苦的写作

妇氏散文2025-11-04 01:59:56
我这人愚蠢迟钝,从小说话就“语话迟”,表达能力差。不就是因为读了几本书吗,脑子似乎开了点窍,偶尔就写些不痛不痒的小文章。发表了一些,渐渐地便燃起了写作的热情。写散文一出一猛的还较为适宜,因为和我的性格
我这人愚蠢迟钝,从小说话就“语话迟”,表达能力差。不就是因为读了几本书吗,脑子似乎开了点窍,偶尔就写些不痛不痒的小文章。发表了一些,渐渐地便燃起了写作的热情。
写散文一出一猛的还较为适宜,因为和我的性格挺相似,不快不慢,没头没脑的。人家既挑不出毛病来,也说不出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写小说可不敢乱来。我又不是正经的中文专业毕业,没有那么高深而系统的理论素养,又没有哪位高师给我指点迷津,自己不过还是一个毛孩子,底子薄,见识短,在社会中才蹦达几年呀,没有经过什么太大的社会波澜,人生也没有太多的波折。有人说:“痛苦是最好的创作素材”。而我成长在和平年代,童年时也是没有更多的坎坷。我所经历的只是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我不忍打破这个世界。我萌生一个朴素的创作原则,那就是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将我们这个时代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留给自己,也留给后人。
写小说可不容易把握,可人家名家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我战战兢兢开了个头,便如同进了迷宫,想出来,又恐侮辱了好素材;不出来,锅里有这顿没那顿的,孩子哭老婆叫,还要在虚拟世界里摇头尾巴晃自寻乐趣?点灯熬油一夜也写不出三两千字,哼!乃是不误正业的最好讽刺。
为此,我曾想放弃文学。毕竟我们要生活,当文学与严酷的现实相冲突时,没有理由先选择文学。我必须先承担起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的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就这样,我断断续续停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原先的样子,心里也减少了一些愧疚感。
本来文学创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突然不动笔,反而觉得缺少什么。可是,我也正是利用这段时间,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多读书,多感悟生活。我同样觉得我并没有离开文学,就利用闲暇时间积累一些创作素材,书稿也渐渐成形。
老婆看我可怜巴巴的,心疼我,以焚稿逼我悬崖勒马,我只得将书稿转移到朋友家临时避难,大包小裹的,抱着婴儿一样。心想,书中的人物这回该睡个安稳觉了,可没几天,书里的三叔二大爷一个个睡醒了,仨一群俩一伙找上门来,说的是作品里的话,做的是作品里的事,好像和我作品里的情节一样。他们有穿有戴的,跟真人一样,驱之不忍离,呼之如有应,黑天白天在我眼前绕晃,扰得我寝食不安,哭着喊着让我把他们喜怒哀乐写下来。
没办法,我又是天生的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不是像人家想像手一挥就能把人摆弄个滴溜转,或是可以挣来大钱。我哄着捧着求老婆让我好歹坚持到最后。老婆没法,也不理我了,只吃粗茶淡饭,用廉价化妆品,说认命了。就这样,我用拙笔写了两年,头发不知掉了多少,可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修改同样是辛苦而又痛苦的。场景设置、节奏缓急、性格细化、语言推敲、剪枝掐蔓、铺陈影射,这改改,那变变,刘姥姥戴花似的,和自己的想法总有一些距离,竟也弄不清自己是什么风格了,天天呆呆的,好在没有影响到工作。
这部长篇小说发表到红袖上,编辑的建议与网友的批评是对我最大鼓励。我感到非常亲切。我认真地写着,不敢懈怠。我知道文学毕竟是寂寞的,所以时间久了,自己也原谅自己了,也不在意风格多变便失去风格,而没有风格岂不更好?我正可以安静地坐下来,把辛苦和痛苦抛到九霄云外,俯仰宇宙,兴至笔随,意尽则止,心神交会,让时间说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