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中小学德育之我见
“一个人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灾难。”此言朴拙中透着睿智,一语点出了德育的重要作用。陈毅元帅更是以一个形象的譬喻作了注脚: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总归不好;然而飞机开的非
“一个人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灾难。”此言朴拙中透着睿智,一语点出了德育的重要作用。陈毅元帅更是以一个形象的譬喻作了注脚: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总归不好;然而飞机开的非常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很糟了。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德育为首的理念已广泛深入教育工作者的灵魂深处和潜意识,然而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种种误区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差,甚至形同虚设。
误区一:倡导德育高标,推崇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造成理想泛滥,规则贫乏。
有人曾戏谑我国的学校德育教育:小学共产主义教育,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大学文明礼貌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体系严重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动辄给学生灌输人生的意义、价值目标、境界等大道理,拿英雄模范做榜样,往往让孩子一头雾水,可望不可及。这种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的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兴趣索然,干脆当作拂面清风。任你滔滔不绝,我自岿然不动。
误区二:无视学生实际,缺少家校沟通。
现今,乡村小学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或双生子女,父母知识水平较低,缺少家教常识,严格不足,娇宠有加,关注的也仅仅是分数,其他则放任自流。部分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子女随祖父母生活,这些“留守儿童”得到的隔代之爱又大多是溺爱。家庭的这种“德育真空”造就了孩子的骄娇二气,自私、任性、懒惰、奢侈、冷漠,难怪有人痛呼“52=0”五天的学校教育之功被两天的家庭教育化解为无形。
误区三:空洞说教,忽视教师的示范。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而我们的教育实际呢?
场景一:升旗仪式上,同学们列队、肃立、行礼,目视国旗冉冉升起。教师们则散散漫漫,谈笑风生。学生疑然:老师不是说过尊重国旗就是爱国吗?
场景二:校规明令禁止骑自行车出入大门,同学们出入尚能自觉下车,而教师却畅行无阻。学生讶然:规章制度是约束我们的,教师可以不遵守。幼小的心灵便埋下特权的种子。
场景三:教室里,最需教师关注和帮助的学习困难学生往往被安置在最后排,被排斥在心门之外,饱受冷眼和嘲讽,成为教育遗忘的角落。学生释然:学习不好就应该瞧不起他,嘲笑他,尊重和关爱被践踏和冷漠所取代。
……
如此种种,为师者的布道还有学生相信吗?
怎样让德育落到实处呢?我们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探索。针对德育中标准过高、空洞说教、脱离现实、假大虚空等现象,我们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引生活活水,着眼“人”的教育。诚如叶澜教授所倡导的培养“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一句话,培养一个正直的人。因为这是为人之常规,而做一个圣人或英雄,那是特殊的情形。
为此,我们将德育降低标准,从基础文明和道德规则教育入手,从“11”开始,即从具体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着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养成良好的“德行”和“德性”。
去年,我们集中开展了“向陋习告别”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先自查存在的不良习惯,然后汇总到学校。,每周或数周由选择一条具有普遍性的不良习惯,在全校集中开展“向陋习告别”活动,至今,我们已相继开展了“向不文明语言告别”、“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向滥买零食告别”、“向拖沓作业告别”、“向家庭小皇帝小公主的称号告别”等十几项活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为创建文明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坚持正面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让每一个学生熟记“八荣八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有效的开展了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讲演比赛。一年来,我们指导并认真开展“红色之旅”和“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活动,并以此为依托,举行了征文、演讲比赛,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革命传统的热情,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念。
此外我们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利用墙壁标语的形式诱导,利用读红色书籍的形式启迪,利用标语警牌的形式鞭策,利用宣传栏目的形式扬长,利用校长信箱的形式知短,利用家长会沟通家校。并在教室和走廊墙壁上悬挂学生自己的“名言”,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主人公的责任感;
我们还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制度和少先队员献爱心活动。通过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人生观的教育,让国旗下讲话伴随着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震撼学生的心灵,通过捐助优秀贫困生,走进敬老院,义务宣传环保知识等活动,使尊老、敬老、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一系列切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实际需要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使我校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养成教育喜结硕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别一种“死要面子,活受罪”
下一篇:有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