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漫谈
枕书我觉得书不一定是非要读的,就说自己吧,总是坐在书房发愁:数数剩下的岁月,我不可能把自己的藏碟听一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藏书给读一遍,那么那些书放那里有何意义? --其实也是有意义的,就是随机中没准会
枕书我觉得书不一定是非要读的,就说自己吧,总是坐在书房发愁:数数剩下的岁月,我不可能把自己的藏碟听一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藏书给读一遍,那么那些书放那里有何意义? --其实也是有意义的,就是随机中没准会挑中哪一本猛读,所有的存在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被发现的价值,没想到此,每天晚上想挑书看时,我就不禁联想到古皇帝晚上临幸妃子的选择和威风。
更多时候,书也是散落在自己枕边,也许我会在网络呆个整晚,也许我会在外面呆个整晚,但每晚临睡时,总是那么一伸手的习惯,有时读几页,有时读几行,有时累了,打开一下就睡了。有时来不及放的书就散落在枕头,让自己枕着去睡,其实自己枕过的书更多,也就是经常枕书睡觉的习惯。让自己出入在达人出没的场所凭赠了了一股自信:有谁能像自己睡觉8小时也离不开书?
所以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氛围感,就如自己小时候,父母忙得从没有教育过自己,从没有让自己读书,也没有限制自己整日在外面疯玩,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不多。但就是家中满屋子都是书,离开书架还有茶几上报刊,我就这么整天看着书和报刊的封面长大,等长大的某一天,忽然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我也到现在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曾经读过很多,于是我就将这种感觉当作现实、将这种幻觉当作财富。 我甚至疑惑,即使我从小一本书不读的话,我也不会比现在差很多。
所以,书是枕的,不是读的。
潦草
我一直很佩服一种人,就是读完一本书后能评述得头头是道,大段引用信手拈来,小时周边这人才四周皆是,所以自小一直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比人要差。
自己喜欢上一本书时,会捧着一气给读完了,看时天马行空,看后却泥牛入海。哪怕使劲回想起来,可连主要情节也记不全了。看小说时我是随主人公经历一场,主人公退场了,我也掉下来了;看历史时,总喜欢换看的同时,在纵横交错历史线索中整理思路的头绪,然后顺着思路摸,看到豁然开朗之际一般思路就随书而终结了,再回想所看内容,除了一片朦胧就是一团浆糊。
于是我将此归结为自己读书读得潦草,可少年时代看一本书都是一窝蜂流行和一本书传看的,同样时间看一本书,看别人夸夸其谈的意气风发,对比自己张口结舌的枯涸,心里一阵阵那个自卑阿。于是只能安慰说别人是精读,自己是泛读。既然是看了也吹不出,反倒放开了随心所欲看自己喜欢的书籍。
工作后有十多年与看书和文字无缘,直到有一年在回到文字上来时,我也就是以野路子涂抹着文字发泄而已,却发现,写文的过程中过去忘却的点滴不时随需要浮现出来,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知识面还是很广的,即使10多年未看书,但与现在的人比起来,居然算是博学了。惊喜之余,再留心观察一下过去那些侃侃其谈的同学,却发现已经集体沉沦了。
自信爆棚后,有时需要写写书评,却发现写书评是件最容易的事,经常一本书根本没读过,写的时候把书抓在手上,有时打开开头、有时随便翻到中间,对照着,然后就洋洋洒洒地发挥开了,居然经常写的比读过数遍该书的专家评得还过瘾,足以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才发现读书人与菜市口卖卤肉的贩子异曲同工之妙:卖弄一如吆喝,赚得不过是别人的眼球,叫卖的人反倒不会去吃自己东西,因为是啥货、卫不卫生,自己心里最明白。
书话
以前在红袖书话总是看到关于书话定位的争论,偶然在书店看到天涯闲闲书话出的一套书,很能反映书话的内容。《闲读中西》这是指书评,《闲谈书事》主要讲爱书人去淘书、爱书以及读书回忆往事,《书人闲话》则是引申话题,是读书人谈天论地,说小吃道旅游的随笔。
如果说喜欢藏书、淘书,那么黄裳的《珠还记幸》、《榆下说书》、《榆下杂说》等系列藏书淘书散文应该是书话类最出色的系列了。读书人间的淘书、爱书故事的娓谈是读书人心头所爱。
不过黄裳书中所述大多是珍本、藏本,这与普通人距离相去甚远。与大众相近的,是说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以及译林出版社在出版世界名著的各有千秋的译者不同之处,说说人文与上译联手的世界名著网格版,说说人文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版以及插图版、网格版的三套世界名著系列的区别;品一下中华书局国学经典系列的感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四书五经、古代笔记和古代名家全集系;回顾一下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的感觉:橙色的哲学、绿色的法律、黄色的历史、蓝色的经济;再欣赏一下三联书店素淡而古雅封面的钱钟书、钱穆及黄仁宇系列。那种出版品味和风格,那种一册在握的书香感。你会觉得,选一种书的好版本其本身的成就感,不亚于从一大堆演绎出中挑出最佳版本古典乐的那种品味。
见过书话类最有趣的书当数《嗜书瘾君子》,这本书调侃写尽了世界上所有书痴的怪异和疯狂之举:“一旦染上书瘾,何其汹涌的欲望,如许无尽的折磨便紧紧攫住那悲惨的人儿”。
不过在我认为,嗜书瘾君子分文:读书癖、藏书癖以及壮胆癖三种。除了读书癖,藏书癖以及壮胆癖这两种我多少都曾患上点,我曾为茅盾文学奖获奖全集所差的《无字》和《长恨歌》两种费尽心思去搜集未果,也曾为收集一套人文版世界名著插图版在网上大开杀戒、猛下订单。最有意思的是,我刚出来工作时,由于经验的不足,买了无数的企管和营销方面的书籍,却无时间也无心思去读上一本,但想想这些“锐利的武器”都被我搜罗了,只要需要我随时可以通读这些,一夜间就可以成为一个昼伏夜出高手,就这么想着,自信心一下子就膨胀起来,俨然就象我已经通读了一半,所以这些壮胆癖居然构成了自己自信中的一部份。一直到今天,我也有很多类似这种倾向,自己准备主攻杂文时,基本把现当代大家给搜罗起了;自己开始为写小说铺垫时,又把按国别排列的风格选集以及按名家排列的系列又准备好了。唯一的问题是:自己会去看吗?
本篇其实是为了书话《书香一夏》而作,我也好奇:是大家如我一般皆此,还是我特立独行的神经怪癖?总之,自从一生中与书结不解缘时,就已经被书这东西深深影响了一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1.76精品复古合击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浅谈中国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发展
下一篇:媚态之于女人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