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在肩头的爱 我们小时候曾被父母扛在过肩头假装开飞机,我们也曾把儿女扛在肩头学过飞翔的小鸟?也许我们还能轻易的想起,孩子在自己肩头快活的欢笑、甚至尿了脖子的美好回忆。那么,您... 散文 2025-07-23 0
路,是美丽的 同其他人相比,我同路的缘分似乎要多一些。上学时,我走得是大森林里的羊肠小路。“路失羊肠险,云横稚尾高”。当工人时,我在长白山林区里筑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散文 2025-07-23 0
路的光影 偶尔,忘记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些关于路的照片。只是路的一纸剪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好像就是在某个路口,朝别人的人生扎啦啦一望,就那么的捕捉了片段。... 散文 2025-07-23 0
这世界的另一种生命问责 高考结束了,中考也完了。高考的结果也出来了,现在静静的等待中考的结果。学校放暑假了,是的,大家辛苦了一年,这会儿也该歇歇啦。好几个学校告诉我,他们想带着教师出外... 散文 2025-07-23 0
总有一段时光为自己绽放 褪去时光的空浅,拂去岁月的离殇,繁华背后总有一丝浅殇。走过岁月的所有经络,剥离时光下的所有哀愁,发现总有一段时光为自己绽放。——题记一朝春雨润无声,烟雨江南已无... 散文 2025-07-23 0
带刺的不只玫瑰 也曾见过,也曾逗过,至今才知道,带刺的不只玫瑰,还有含羞草。一天,在深圳的马路上走着,突然,草坪上的一棵小草走入了我的视线,肯定是那个绿化工人不认真,居然把这小... 散文 2025-07-23 0
致老师 亲爱的老师:您好!恍惚,三年光阴,荏苒而逝。回首,只有几页残卷断字。艰苦的初三已经结束,我整理着书卷,眉头或舒或颦。在我最快乐的两年——初一、初二里,感谢有您陪... 散文 2025-07-23 0
故乡遥 秋千风筝清明佳节三月三,三月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三月总有忘不了的情怀,“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时节,日暖风清人欣悦。每到清明节,家乡的秋千随处可见... 散文 2025-07-23 0
在意,才会感伤 明天这座木桥就拆迁了,会有一座高大而雄伟的环城桥建起,一种无声的默念在心底里起伏,转过身来,不再去看它,将心底里那股酸味舍去,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隐形知觉的拉扯力... 散文 2025-07-23 0
散文推荐之二十九:春游大夫山 推荐编辑:快乐心语责任编辑:快乐心语推荐文章:春游大夫山推荐文章地址: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3-23/259958... 散文 2025-07-23 0
天上人间都是梦 再触红楼,扼腕依然,心生钦羡无限。黛玉,玲珑剔透心窍,丰沛才情天成,冰雪聪颖,无人堪比。敛眉凝眸处,奇花竟香。愁肠百结时,异葩艳冷,单那一首绝世的葬花吟,已牵动... 散文 2025-07-23 0
岁末感言—2012 公元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传说中世界末日过后的第一天,阳光明媚,皑皑白雪映衬着碧蓝的天空。上午,阳光保险公司的人员送来一叠新年的台历,很精美。纯属巧合... 散文 2025-07-23 0
走进嵩溪 乡思如钩,月是故乡明;乡思未远,水是家乡甜。作为生于嵩溪、长于嵩溪的嵩溪人,以是嵩溪人为自豪。多年来,我一直想写几个文字介绍家乡嵩溪,知道自己笔拙,难予抒写嵩溪... 散文 2025-07-23 0
那遥远的故乡哟 岁月流逝,往事越来越清晰。思念故乡,要回去看看。故乡并不遥远,在新刘山。位于城乡结合部位。乘6路公交车,坐到终点,再沿田野间人们踩出的小路,奔向马路,穿过两个山... 散文 2025-07-23 0
吃月饼 今晚月,又到中秋。若苏轼在,又该“水调歌头”一番了,终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无论在哪儿,都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 散文 2025-07-23 0
大别山上闻秋声 大别山,是个让我神往的地方!那里曾涌动过中国革命澎湃的春声;曾燃烧过贯穿大京九的夏阳。为了不再让自己遗憾在梦里,秋天里我走进了大别山,去闻那如歌的秋声。2012... 散文 2025-07-23 0
糖纸、布娃娃、转身 一、糖纸小时最高兴的时候是每天姥爷下班,他总能像变戏法一样,变出几块糖来,分给我和表妹这两个最小的孩子,那是经常生病的我最快乐的时候。而且,还经常在被姥爷抱起时... 散文 2025-07-23 0
清明,种下思念 蒙蒙的春雨打湿了我温馨的心情,每逢四月来临的季节,我心中的思念就如春日里的小草一般蔓延。母亲,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来看您了,将我满腹的思念栽种在您的坟前,秋日... 散文 2025-07-23 0
谁是谁的红尘 活生生,真实,没有梦,但是有眼泪,没有幻想,但是乃有浪漫。——题记也许她的故事不够婉约;也许,她的言情不够缠绵;也许,她的幽默稍带尖刻。但是,依然有一份深情的期... 散文 2025-07-23 0
母亲的家乡话与“听说” ——岁月划痕之七母亲是在1954年,她26岁时离开家乡饶阳,到古城保定生活的。刚到保定时她一口饶阳话,后来孩子们都说保定话,她的饶阳话中不知不觉也有了保定味儿。... 散文 2025-07-23 0